北京的深宅院落里,生活家裝修介紹的要么是令人望洋興嘆的名門望族,要么是狂愛中華文化的外國設計師,他們多半閉門謝客,低調地把家捯飭得富麗堂皇。而這家人,一塊草坪、一排竹子、一方屋檐、一些枝杈,相比起來頗為簡單的小院兒,卻拼湊出了他們不簡單的日子。
室內設計由女主人一手操辦,走的是她熟悉的臺灣日式風格,沙發、置物架和許多大件家具,都是mini的尺寸,讓有限的客廳空間不顯逼仄,甚至有些溫馨可愛。Yvonne打掉了原有的吊頂,露出木梁,增加挑高;稻草泥涂抹的墻壁還有些不均勻,卻是又環保又原生態;裸木框起來的落地窗,制造了私密,又溝通了院落的自然之景。生活家裝修講解重要的是,這些小小的改造,抓住了大城市街頭都所剩無幾的京味兒。
廚房通過磨砂的推拉門與客廳建立了聯系,里面囊括了各色的廚具、風格迥異的椅子、天南地北的綠植,零星的元素在這塊敞亮的地界里奇妙地融合,好像那些八竿子打不著卻匯聚一堂的朋友們。雖然換了深宅,一家三口仍然改不掉呼朋喚友的脾氣,而廚房就是大的“據點”,大幾十號人馬“插蟶”似的擠在這里,而這些賴著不走的親朋摯友多半有些藝術氣質,自會留下一些“個人痕跡”,那些奇異的擺件,差不多都是他們的饋贈。
裸露的木梁,整齊的白瓷磚,稻草泥的涂料,傾斜的鏡子,衛浴空間的設計像極了年代電影里的調調,卻沒了陰暗潮濕的不適。錯落有致的隔板和洗手臺下的收納柜,大大地增加了儲物的空間,非常值得借鑒。一高一矮的洗漱臺,盡是為人父母的貼心周到。
窗戶與臥室之間的榻榻米走廊,是除了小院兒之外,之之第二喜歡的地方,剛開始他便在這里跌爬滾打,直到現在,他的“新車”也停在走廊的盡頭,更加“圈地為王”了。對大人們來說,這樣的走廊既讓室內因為自然采光而變得敞亮,又為臥室增添了私密性。走廊的角落除了之之的“私家車”外,還有一些大人們喜歡的擺件和畫作,童趣盎然又情趣盎然。
生活家裝修的這個介紹的除了統一整體的風格,還喜歡在細部的處理上,做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呼應:家里的每一面鏡子幾乎都是皮革包邊的圓鏡,這種精巧又粗獷的設計和古舊的稻草泥墻面,倒是渾然天成。鏡子里映著檸檬黃的小門,它和客廳的黃沙發、廚房的大黃盆一樣,都是增加清麗明快的點睛之筆。
“家小小的,跟院子里的樹、家人都很近,可以一起玩兒也有彼此的空間。”這是Yvonne心里的理想之家,不知道她是照著理想打造了這里,還是依照這里的樣子描繪了理想。當他們一家三口坐在小院里,透過椿樹的縫隙望著天空的,好動的之之坐不住,開始和腳邊的螞蟻打招呼,理想什么的,仿佛已經不那么重要。